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2019年的冬天早已开始。在行业融资“紧箍咒”下,金融去杠杆直接压垮了不少房地产公司,部分还不得不面临着出局的命运。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20日,房地产开放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创下历史纪录。在这张长达30页的房地产破产名单中,多数为三四线城市的中小房企。
不仅是中小房企集体破产,过去经营良好的大中型房企也开始频频“爆雷”。今年五洲国际、新光集团等先后爆出资金链危机,宁波首富熊续强掌管的上市房企银亿集团突然申请破产重整,消息流出后也引来市场热议。
11月14日,广东证监局对外公布了对颐和地产信披与违约等违规行为的情况以及对公司董事长予以警示的行政监管措施。据广东证监局调查,截至5月31日,颐和地产共有9笔超过1000万的未披露到期债务违约,合计金额超过50亿元。债券违约的导火索很快引爆了颐和地产这家老牌房企的资金问题,而这只是行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危机的冰山一角。
10月,三盛宏业集团董事长现场洒泪的图片刷屏朋友圈,原因是三盛宏业集团难以向员工兑现公司理财。随后,三盛宏业因涉及交叉违约条款被中诚信托查封旗下资产,并宣布该信托计划提前结束。曾是地产百强企业的三盛宏业,如今则需要成立临时监管小组来推进债务重组。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的信号十分明显,那就是房地产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向终结,房地产的“高光时刻”不再出现。
不过,根据2018年全国工商局的统计,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房地产开发商一共9.7万家。按照此总量数据来计算,破产房企占我国房企的总量仅仅为0.46%。从历史对比来看,今年房企破产的数量并不是高峰值。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相比2014年2000多家房企倒闭的惨烈历史,当下的数据并不值得吃惊。
事实上,“破产潮”的到来,与其说是楼市凉凉的信号,倒不如说是一场行业的“内部洗牌”。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在进行一场大鱼吃小鱼,大鱼越来越壮的内部洗牌时期。从人民法院公告网也可以看出,申请破产的多是三四线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的房企,而且,部分房企还涉及民间借贷等债务纠纷。一些小而无名的房企倒下了,房地产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向头部集中。
康达信湛江ISO9001认证咨询公司致力于卓越管理,更多ISO认证咨询业务:ISO9001认证咨询、ISO14001认证咨询、ISO45001认证咨询、IATF16949认证咨询、TL9000内审员培训服务都可以联系我们!致电客服专线:18923324126